《人生第一次》是央视拍摄的一部纪录片,展现了一个人一生中不同的阶段:出生、成长、上学、当兵、上班、买房、婚姻、退休、养老到最后的告别。现实的题材,看似平静客观的叙述,平凡真实却蕴含着雷霆万钧的力量。人生那么长,可不论身处哪个阶段,人们总是要不可避免地面对“第一次”,就像《阿甘正传》里说到的,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,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。终其一生迎接未知的挑战,这就是人生的乐趣吧。

每一集都有不一样的感动,感想颇多,就捡几个主要的写下来吧。第三集长大,小标题叫做“我在爸妈看不见的地方偷偷长大”,第一眼看到这个标题我就有种被一锤击中的感觉。后来在片中得知,这句话出自一个12岁的小男孩的诗。

种子,

被埋住大雪下,

安静发芽。

老枯树,

在夜里,

长出一根新枝丫。

而我,

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,

偷偷长大。

这个山区里的孩子,叫小锁。在我身边有一些留守儿童,他们比其他人更加敏感,心思细腻,他们的成长就像是夜里长大的枝丫,没有温暖的阳光,也更容易误入歧途。而诗歌就像是一个打开和表达他们内心的窗口,让他们与这个世界和解,巧妙地将他们的感受、想象和体会表达出来。就像校长说的,学诗的孩子不会砸玻璃,其实就是诗歌缓解了这些孩子的孤独,化解了因为家庭教育缺失而导致的戾气,教会他们更自信地面对世界。

上班这一集,感触最深的是两个地方。一个是刘增雄带着去上海务工人员上火车前的叮嘱,过马路要走红绿灯,火车上的厕所注意门栓,这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,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那么陌生。要迈出这样的第一步,面临的困难不知道还有多少。可是只有走出自己的舒适圈,亲眼见识世界的广袤,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位置。第二个是王银花在上海外滩,给她的孩子看“一艘漂亮的大船”,那一刻她的内心是怎样的呢,可能所有经历过的坎坷,受到的委屈,在这一刻都值了。出发前纠结于陪伴孩子还是出去闯荡,突破了重重阻力来到上海,却发现养老院的工作对她来说很难。但我想她一定不会后悔这次勇敢的尝试。

前面这些感动其实都是笑着的感动,而最后的退休、养老和告别却越来越沉重。中国人向来避讳谈死,只会有人教我们如何好好活着,没有人告诉我们怎样面对衰老和死亡。垂暮之年大部分人,都是和老伴互相扶持相濡以沫。这个阶段要做的,可能更多是断舍离,放下那些不重要的身外之物,更多地关注自己内心。希望有朝一日,我也能做到从容洒脱,“没有神的光环,你我生而平凡”。

最后一点,片尾曲《推开世界的门》写的很妙啊,在每一集里都完美地与画面内容相契合。